2)发挥积极性_七零妇产圣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说的是计件工分,生产队栽秧割稻子也这样记的,几个人负责一亩田。”

  这样干完的人可以歇歇脚,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余秋摇头:“我说的不是这种临时性质的,而是长期持续性。”

  这种临时性的计件工分完全不适合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并不能立刻看到成效。

  就说栽秧吧,秧苗栽下去了,重点看的不是速度,而是秧苗能不能成活。

  要是一味的追求速度,迅速把秧给插好了,但是秧苗不能活下来,这其实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年大越进的时候追求的多快好省,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错误,可实际上,多与快可以迅速的看到,好跟省却没有量化指标,所以才导致了浮夸风的盛行。

  同样的在生产队使用计件工资也是这么回事。

  胡杨来了兴趣:“那你说要怎么算?”

  “对事不对人。”余秋眉头微蹙,“我看现在生产队定工分是定死了的,一个人是拿什么工分,定下来之后就始终是这个公分。这样很容易打消大家的积极性。”

  工分高的始终高,工分低的,长时间都是低,很难再调整。前者可能懈怠,后者则是失望,不想干活。

  拖后腿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集体财产变少,工分高的人也拿不到钱,同样也不愿意出力。

  胡杨皱眉:“工分都是生产队开大会决定下来的,也不是谁的一言堂啊。”

  社员都不能做决定,那还有谁能定下来工分的高低呢?

  “土地呀。”余秋笑了起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干活有没有出力出力,有没有出到点子上,庄稼地最有发言权。伟大的主席不是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庄稼地调查了多少年了?它对人最有发言权。”

  何东胜觉得小赤脚医生说话极为有趣,饶有兴致地追问下去:“那你要土地怎么给人定工分?田又不会说话。”

  “看收成呗。”余秋笑容满面,“田不会说话,田会写字。产出来的稻子,麦子,油菜籽,就是田写的字。量多量少,量好量坏,一目了然。”

  “田写了字之后,又要怎么记工分呢?”船舱里头传来了胡将军的声音,“社员可是凭工分算收入的呀。”余秋不假思索:“每亩田现在是700斤的任务量,是不是?那么刨除这700斤的公余粮任务之后,剩下的就是种这亩地人的工分。到底要怎么算?他们自己内部讨论决定就好。大队不管生产队定工分,生产队也没必要管合作小组如何定工分。”

  只要脑袋瓜子转得够灵活的人,都会选择自己亲近的人作为合作小组。

  不出意外,就是自己的家人。

  其他人就算木讷,也会有样学样。

  再说农民本身也不笨,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看他们家家户户将一分地的自留地打理的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