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零章 美国高中生其实也挺苦_放牧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

  “我的妈呀,这还真是够忙活的。”高西吐了吐舌头,这跟他想象中的美国中学完全就是大相径庭啊。

  “是啊,很忙的。而且这些事儿还很麻烦,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乐乐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这比我上高三那会儿还夸张啊,我高三那会儿已经很疯狂了,晚上十二点睡觉,早上不到五点起床,就是为了考大学,但好在心无旁骛,不用去关心别的事情,可你家乐乐这好像都忙别的了啊?”

  “谁说不是呢,可也没办法,你不知道,乐乐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指挥棒’效应。有一份数据我看过,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长,特长必须‘与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我的个妈啊,跟美国高中一比,咱中国的高中好像根本就不算什么了啊,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了那就行了。”高西吃惊不小。

  “唉,就是这样了,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他们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

  “找专长哪有那么容易啊,有些孩子的兴趣跟专长根本就不一样嘛。”高西好歹也读过书,所以很清楚,有时候兴趣使然的东西,反而并不是你的专长,擅长的东西却未必感兴趣,人生就是如此矛盾啊。

  “谁说不是呢,乐乐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