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返_热血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感慨。

  “这次能买到霍家的一条海船,也是听说他们家有意将海船全部卖掉,退出这海贸之事,我已经给夫人去信,看看能不能将霍家的海船,全部接手。”连城又道。

  余四姐倒是从来不过问余家的这些事,这月海楼虽然是余家的产业,但是做的都是些违法犯禁的生意,是以从来不曾在明面上与福建余家有什么联系。

  就连余家来人,也是化名安姓,与月海楼来往。

  “连叔看着办就好了,这些事都是嫂子决定。”余四姐笑道。

  连城点头道:“这霍韬一死,霍家在京城没了遮掩的人物,这些犯禁的事情,想必都会转让出去。”

  趁着月海楼招募信赖的水手之际,陆良等人又在月港修整了两天,趁机也将月港周围的情形了解了一番。

  此地远离漳州府,又龙蛇混杂,既有两广地区的世家大族下海通番,又有各省之地,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凶悍之辈铤而走险,造船出海。

  只是短短两日,陆良就见到过数十艘双桅福船,停靠在各家修筑的码头处,装卸货物。

  此时,两广地方的矿冶、制糖、制茶、纺织、陶瓷、造纸、造船等等手工业甚为发达,尤以纺织为最。

  漳州府出产的天鹅绒、漳纱、漳缎、漳绒等,皆是畅销海内外的抢手货。

  其他如铁器、铜器、牙雕等上等的手工艺品,亦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商品。

  往来月港的海船,大都装满有丝绸、陶瓷、布匹、茶、铁铜器、砂糖、纸、果品等,扬起风帆,顺着洋流、风向和季节的变化,或是向南到安南、暹罗、满剌加等国,或是向北去往倭国、高丽。

  这些海商将大明的特产贩卖之后,又在当地大肆收购胡椒、香料、香藤、象牙、西洋布、槟榔、樟脂、猿皮等货物,通过设在月港的各家商行,贩卖到大明各地。

  值此一进一出,这暴利就能让一家人从此衣食无忧。

  因此,即使朝廷“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犹在,又怎能抵挡住这令人疯狂的买卖。

  不仅如此,在连城透漏出的只言片语中,陆良得知了有几家商行背后似乎有安远侯柳珣的操控,只是藏的较为隐秘,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小小月港,农贾杂半,市镇繁华甲一方,堪比人间小苏杭。

  待船员招募完了,又找了几个匠人,将这艘海船彻底的整修了一番。因为有女眷同行,陆良还特别告诉修理船舱的工匠师傅,在最底层的船舱内,加装了一个茅厕,方便出恭。

  将凌家的车队装上海船之后,还犹有富裕之地,反正都是行船,在连城的建议下,又装载了一些月海楼没有售卖出去而积压下来的货物。

  又补给了一些粮食、蔬菜和淡水,在一个风平浪静、艳阳高照的好天气中,这艘已经更名为“月海号”的双桅福船,缓缓出海,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