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章:唱礼_大唐第一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怪李云兰吃惊,要知道这个时期代表国家最强战力的就是骑兵,定位相当于后世的战斗机、航空母舰之类……至于核弹,怕是要数席云飞手里的热兵器。

  大唐之初,全国只有两个地方适合养马,一在东北定襄一带,一在西北凉州一带,其他地方虽然也能蓄养,但养出来的马基本只能驮物不能作战。

  这一点,有人做出过研究,结论是战马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出好马来。

  而且养马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新鲜牧草,有干净溪泉,有空旷草地的地方才能成群饲养,如此养出来的马,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据粗略估计,古代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如果拿来种田,大概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这一点或许在后世来说有些夸大,但考虑到当时农耕的依赖性,还有养马的耗费,其实是不差的,战马可不是只吃草就行,越是珍贵的马吃得越好。

  所以,注重农耕的中原地区如果想养马,就要从人的嘴里夺粮食去给马吃,代价太大,一直到大明初期,中原皇朝基本都是不断的买马补充战力,从敌国买,从丝绸之路买。

  李云兰说大兄组建五千骑兵耗费了一二十万贯铜钱,并不夸张,毕竟除了买马,还要饲养,而且骑兵的装备与其他兵种又有不同……

  “良驹三万匹,大宛马一万两千匹,上等天马三十六匹的马场……”

  在场的众女都是各地世家的闺秀千金,对于大唐的马政自然也有一番了解,不说各地的驻军,便是世家也有专门用来养马的马场。

  她们见过最大的马场估计有几百匹马的规模,而且还都是普通的良驹,甚至老马和病马不在少数,这一出手便是几万匹马,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特别是一万多匹大宛马,要知道长安一匹上等的大宛马就要上千贯,平常的世家贵族府上如果能拥有五六匹大宛马就已经足够吹嘘了。至于所谓的上等天马,便是项羽的乌骓,吕布的赤兔,秦琼的黄骠马,那是可遇不可求的绝世好马。

  不说世家有没有,如此好马,便是李世民的马厩里也只有一两匹,不能再多了。

  可是人家李云裳,竟然一下子就有三十六匹。

  用席云飞的话说,相当于送了嫂子一家通用汽车公司,各种等级的马都有,而且还都是没有阉割过的,每年不断有幼马诞生,粗略估计,算是一家年产值超过二十万贯的超跑俱乐部。

  这样的马场基本已经是无价的代名词了,便是将整个大唐的马都集中起来,怕也就是这个数,但是顶级好马的数量肯定没有这么多。

  “富婆啊!”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口,所有人看向李云裳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若是刚刚看到那身华贵礼服只是惊羡,如今已经因为马场的存在上升到仰慕的高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