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六章 青贮技术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止这些。如今不但各地粮食生产后留下的谷糠稻壳全部送到北海府作为饲料,政府还在沿海地区修建了一个海洋饲料加工厂。

  北海府的世界三大渔场之首,主要出产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而且数量极大。这些海产品之中质量好的都经过腌制运动到浙南和福建统一进行销售,或者是送到高丽省和海参崴作为粮食的补充,那些残次品大多被海洋饲料加工厂收购。

  这些鱼类经过烘干后磨成鱼粉,被添加到牲畜饲料里,让牲畜的上膘速度大大提高,从而形成了北海府农、牧、渔三类产业的有机互补,让这里成为了八贤王封地内最重要的军马和肉鱼供应来源。

  除了这两样最重要的产品之外,来自美洲的火鸡和羊驼也大大丰富了肉食品种,成了封地内竞相饲养的新肉食产品。这次带来的产品中,最不被朱聿键所重视的,就是那些棉花籽了。在已经全面铺开棉花种植以后,他只是将这些棉花籽混在其他棉花籽里,送到南阳府进行耕种,他却不知道这些棉花籽有多么重要。

  朱聿键也不知道后世的棉花其实有三大类,其中现在大明种植的棉花种类叫做粗绒棉,也叫做亚洲棉,其原产地在印度,由于产量低、纤维粗短,不适合机器纺织,后世已经被淘汰了。

  李信送回来的这些棉花种子,却是原产地中美洲的美棉,又叫做陆地棉。其适应性广、产量高,纤维较长,品质较好是优质的棉纺织材料。未来这些棉花种子所产生的新棉花,将会让他的棉纺织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同时会逐渐替代现有的粗绒棉。

  在第二批美洲移民离开之后的第五天,施大瑄率领着一艘六号战船回来了,而同去的郑芝龙却并未返回。踏上港口之后,施大瑄第一时间求见朱聿键。

  郑芝龙已经派出探索整个澳洲近两个月了,他们在新几内亚岛的据点坐了最后一次补给,然后向西航行,先从澳洲的西海岸逆时针探索,如今突然有了消息他自然是立刻接见了。

  “启禀王爷,我等探索澳洲归来。”施大瑄向朱聿键汇报道:“属下等人经过两个月的测绘,已经将整个澳洲沿海,以及附近的数百个岛屿统统绘制了图纸,并对一些港口的水深做了测量。”

  “好啊,好啊。”朱聿键听得大为高兴,有了这些第一手资料,对澳洲的殖民就可以开始了。他看了看施大瑄的周围好奇的问道:“郑芝龙为什么没有上殿来?”

  “回禀王爷,郑大人在澳洲南部发现了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他在那里探索之后,认为应该先期建立一个据点,所以他与一百名海军陆战队留在了当地建立营寨,并未随同归来。还请王爷尽快抽调人员,支援郑大人的据点。”施大瑄说道。

  朱聿键苦笑着摇摇头,自己手边的人实在捉襟见肘,想不到郑芝龙如此心急,又给自己开了个头。现在看来自己的扩张似乎太快了,如果不尽快与尼德兰人达成协议,恐怕自己的机动兵力会全部枯竭的。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