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章 学术周刊任重道远_从负债百亿打造医药集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新鲜血液,很快就会面临无论文登刊的窘境。

  柳如龙苦涩一笑:“有倒是有,基本都是三万稿费的基础论文。”

  杂志社把学术论文分为六个等级,最低三万稿费,最高千万。

  千万稿费的获得者,只有程知雨,哪怕是林子泰的论文也到不了最高奖励等级。

  三万稿费论文,基本是很普通的类型,如果他们想要登上生物学三大权威杂志,只能排队的那种。

  林子泰又问:“海外投稿有没有?”

  柳如龙连忙点头:“有,新家坡最多,其次就是日韩两国。”

  林子泰无奈叹气:“任重而道远。”

  中文版学术周刊,对于母语是华语的国家,有明显的优势。新家坡刚好符合这个标准,社会主流通用语言是用英华两语。

  只不过新家坡的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连香江都比不过。

  中文版学术周刊,想在被西方打压的情况下,走上国际,还任重而道远

  林子泰打算离开,看来今年这一届的生物时代奖,大概只能往后再延一延。

  柳如龙突然叫住林子泰,悄悄询问:“林总,您还没有新论文要发表?”

  程知雨的药物论文快要完结,林子泰的神经学论文也差不多。

  如果还没有高质量论文出现,他都打算休刊一个月,等下个月再发行。

  宁滥勿缺,容易让天胡开局的《生物时代》,成为三流的野鸡周刊。

  柳如龙已经把老婆孩子都接到魔都,任何人询问叶无道的消息,他都一口回绝,也不在乎过往的人情。

  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他希望《生物时代》成为国内学术界的标杆,更想让它成为国际上惟一一本中文版的权威学术杂志。

  林子泰沉吟片刻,点头道:“本月照常发行,开年我会把论文交给你。”

  他打算把实验室的资料整理整理,应该还能再凑几篇论文出来。

  再询问程知雨,最近有没有新收获,现在无文可用,只能由他们俩硬顶。

  高质量的论文越多,国际学术界就越离不开,早晚会主动订购,并尝试投稿。

  就像雪球一样,起初翻滚很难,但只要初具规模,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接下来几天,邓佳昊陆陆续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市政办公室的来电。

  他们都想让医科大学在当地落户,土地免费、道路修缮是最基本的优惠政策。

  因为楼市的颓势开始显现,相较一二三季度,第四季度房产的成交量有明显下滑。

  一二线城市好歹有产业的支撑,大不了舍弃外围稳住核心,但三线慌得一比。

  而就在这个时候,林子泰放出豪言,打底百亿,上不封底,打造一所医科大学。

  就像他们生命中的曙光,虽然无法彻底挽救楼市,但起码能稳到他们的任期结束。

  林子泰就像一个香饽饽,无数城市的一二把手都亲自来电,希望他到当地去考察。

  “想好了没有?”

  这段时间,苏嘉悦也接到不少苏城和莞城领导的电话。虽然她是魔劲的执行总裁,但她曾经是林子泰的助理,任职四五年。

  据坊间传闻,两人还有着超乎友谊的关系,都希望她帮忙吹一吹枕边风。

  林子泰笑着说:“一开始是决定在我家乡投建大学,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一来是地理位置不合适,二来那些领导的想法,他也清楚,无非想借由大学抬高楼价。

  就他家乡那个地方,现在均价1.2万每平,一旦建成大学估计奔着两三万去了。

  现在是满心欢喜邀请他入驻,可是等到楼市崩盘那天,指不定骂声一片。

  林子泰会成为抬高楼市的罪魁祸首,所以他计划在一座二线城市投建医科大学,只是暂时没有好的目标。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