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共轭父子_从负债百亿打造医药集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企业路演时,如果投资者反馈良好,认购数量较多,是可以适当上调发行价格。

  这不算是坐地起价,因为他们以97元的价格,把内地三城的发行权,全部给中银承包,无论上调多少都是中银的额外收益。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对得起首站认购的投资者,让他们还没有中签,就已经有一种盈利的感觉。

  同时也能让后来者有危机感,下一站可能再次上调价格,从而选择积极认购。

  虽然最低认购1000股,但投资者为了增加中签的几率,认购几万股,几十万股也是常有的事。

  假设中签一万股,发行价上调0.2元,代表要多缴纳两千块,十万股是两万块。

  不仅如此,追涨杀跌的从众心理,几乎适用于任何情况。

  如果京城站认购超30倍,打了业界专家学者的脸上,下一站却不上调发行价格,容易让投资者心有顾虑。

  是不是这家企业有什么问题,所以在市场反馈良好的情况,依旧保持原价发行。

  综合种种情况,企业在IPO时,如果市场反馈良好,上调发行价,比不上调好。

  与此同时,线上的直播平台,在直播间的左上角实时更新认购资金。

  陡然出现的11位数,第一位数还是八,直接直播间的网友干蒙。

  一小时认购资金超过八百亿,认购倍率达到惊人的13.67倍。

  第一个小时就超13倍,最终明显就是奔着30倍以上去的。

  这他妈是一家实体企业IPO该有的数据吗?

  实体企业毕竟不像互联网企业,无法给产品赋能,也讲不出太好的故事。

  在产品不加价的前提,每年的销售额,以及总营收几乎一眼就能看到头。

  如果市场稳定,那么今年赚100亿,明年最多就赚110亿,后年估计也差不多。

  无法像互联网企业,今年亏损十亿,明年暴赚100亿,哪怕明年也亏了,但后年说不定能赚。

  有期待感,可以发挥想象力,因为不知道未来,所以可以近乎无限的透支潜力。

  例如曾经外卖行业的千团大战,那几年每年烧掉几百亿,而最终活下来的就可以开始收割商家、骑手和顾客。

  一家实体企业能这么受到投资者追捧,放眼全球,也只有那么几家跨国垄断性巨头才能办到。

  无数还在观望的投资者,得知消息,发了疯似的,带着大量资金杀入中银证劵。

  刚要点击确定认购股票,却又想到,抱着跟他们同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少。

  因为企业IPO路演时,每一站的认购倍率越高,那就代表中签的几率越低。

  虽然下一站可能会上调发行价,但相应的,中签几率也会变高。

  内地三城,每次只发行6400万股,但香江一地就有1.28亿股。

  无数投资者在节省成本,与提高中签率之间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