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卷:八路军节度使——第十一章:新概念战争(6)_北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离开了道路。所有的山区都是天然地屏障。

  —

  因此当延安团已经摸到了银州的鼻子尖底下,城中的定难军守军还一无所觉。

  护城河河岸距离城头只有二十步左右,被城上的***照得通明反光,今晚的月亮很圆,在这种视觉条件下要想不被人发现地接近城墙几乎是不可能的。

  理论上这种情况对守城方有利。

  前提是守城方的兵力足够。

  在宽达两百余步的城墙上只有八个士兵巡逻而其中三个还在偷懒打瞌睡地情况下,情势就逆转了过来。

  城上的两帐兵只有四个是拓跋家自由民副兵,另外四个则是奴兵,当然。此刻这些副兵叫正兵,奴兵叫副兵。

  三个党项族兵靠在城墙上打瞌睡,一个勤快点的党项兵领着四个奴兵在巡逻。

  当城外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时,那个领头的党项兵困惑地朝着远方的黑暗处发怔,他并没有得到通知今天晚上将有友军部队抵达,但是听声音,这分明是一支人数不少的骑兵队,这个党项人估计,起码是一支十帐以上的骑兵部队才能发出这种动静。

  打瞌睡的几个党项兵被声音惊醒,迷迷糊糊睡眼惺忪地站起身来朝着城外打量。和那个最早发现情况的党项兵一样觉得奇怪。

  两丈高地城墙上土夯的护栏只到齐腰的位置,这些守军士兵的上半身都裸露在城墙的防护之外。他们都没有披甲,盾牌也都放在地上,弯刀都还插在鞘里,没有半分战斗意识。那个党项头目呵斥了几个开始显得惊慌不安的奴兵几句,转过头吩咐一个党项人去向上司汇报请示。

  直到此刻。这些守军还认定城外地骑兵是夏州方向过来的友军部队,无论是在平日里还是在战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当细封敏达等人骑着马来到护城河畔时,城上的敌军还在忡怔,而奉命去回报请示的党项人刚刚走下城头。

  延安团的骑兵们纷纷下马,然后站成一排,对着城头上在***中显得颇为醒目的七名敌军举起了手中的弩机。

  那个党项军官大叫起来,他发现不对了——

  随着一阵密集的破空之声。一排动能极高地弩箭飞上了城头,顿时便是一阵散乱地哭号和喊叫,城头上七名守军倒下了五个,另外两个没有倒下的党项兵一瞬间便从朦胧的睡意中清醒了过来。而后迅速仆倒在地,以躲避敌军第二波弩箭的打击。

  这他们倒是过虑了,细封敏达根本就没有安排第二波射击,在他地大声命令下,二十几名斥候骑兵齐齐纵马跳入了护城河中,不到六尺深的河水,根本没不过马头,只是深秋的河水着实有些凉得刺骨,斥候队的小伙子们咬着牙,十几步宽的护城河,转眼间便洇渡而过。

  由于没有时间造云梯,斥候们渡过河之后迅速下马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