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劫粮(一)_秣马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力的确够了,但李超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赵刚则没那么多耐心,只是劝李超和自己快点去长沙与石斌商议具体事项。

  事情有轻重缓急,李超认为赵刚将各处匪徒整编成一营人马的想法不错,毕竟这样有了点组织就更容易接受指挥,听从命令。

  还没想清楚,李超的思维就被城内放炮竹的声音给打断了。

  本就不高兴的赵刚听到这么大一声炮响,将自己还震住了,牛脾气立马上来,准备出去揍那个不开眼在城内乱放炮竹的家伙。

  但李超却没因为这声炮响而不高兴,他按住了赵刚的肩膀,沉吟道:“赵兄,你说如果咱们用这些火器去劫粮,会不会不合适?”

  不合适?赵刚认为用火器才最合适,可以最快的结束战斗,和最大的减少伤亡。

  李超也不说话,只是指了指刚刚外面放炮竹的方向。

  这么一个小小的炮竹就能传得那么远,虎蹲炮、木柄震天雷、石斌枪一通打那还得了?

  四面八方的元兵岂不都会被惊动,那还劫什么粮,纯粹自杀性攻击。想到这些赵刚立刻出了一声冷汗。

  于是二人都认为兵器应该只能用制式冷兵器,商议好后,便将文书是送至长沙请石斌定夺。

  而石斌也不敢擅自决定,立刻送至孟珙处。这不止是一个调请军令的流程,毕竟其中有一个敏感的问题:招募协助匪徒劫粮。

  见石斌的文书孟珙又喜又忧,喜的是得了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忧的是如此大胆的猛将恐难驯服。不过这策略确实不错,他立刻准了,不过还是加“慎重”二字。

  有了军令在手,石斌立刻开始筹备和招匪。一旦训练结束立刻开拔劫粮。

  看着一个个山头的匪徒前来投奔,李超非常高兴,很有成就感。但是刚开始整编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各个山头相互排挤,谁也不服谁。

  原来就想将这些山头匪徒全部打乱了搅成一锅粥,方便他们同化那些绿林好汉。

  但没有点智谋如何能立足于这险恶之地?所以李超这点小把戏立马就被人识破,并很强势的说:官军可以整编他们,但他们绝不接受其他山头人领导。

  这让李超有些为难,这些匪徒相互攻击早就有了间隙,这对李超他们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他可以利用这些间隙分化他们,更利于自己控制;缺点则是无法形成合力,这会极大影响战斗力。

  不过石斌的意见则是同意他们的条件,这样更利于控制和剿灭他们,自己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于是干脆将这一营匪兵就按照他们意思编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都。

  不到两个月兵匪都练完了,至少基本的阵型可以掌握,小队之间的协助进攻和撤退是没有任何问题。

  随后便将李超和赵刚招到长沙,与各位兄弟商量起出击细节来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