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怜和良心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完了饭,文儿有事先走一步,出了酒肆慢慢的走着。忽然感觉从后方追上来两骑马,他侧身避开。

  抬头一瞧,见头一匹马上坐着的是小厮花农,第二匹白马上的赫然是徐煜。

  徐煜也看见了他,勒住了马,文儿屁颠屁颠的跑到马头前,笑嘻嘻的请了个安。

  徐煜问道:“那位先生可在府上?”

  文儿说道:“午前出了门,说逛湖去了。”

  “燕雀湖?”徐煜点点头,“我今日有空,正准备过去。嗯,你马上去咱们府里,要了马跟我去湖边找找,不为别的,我怕见了面不认得他。”

  “小的是奉太太之命往亲戚家取件东西,不好不去。”文儿表情苦恼,又说道:“那请二爷先行一步,小的马上回去消了差就跟上来伺候,反正那位爷也走不远,无非在望湖楼一带。”

  徐煜问道:“那他今儿穿了什么衣服出去?”

  文儿说道:“这个好认,穿了湖色缎面闪蓝蝴蝶花的长衫。”

  “好!”徐煜脚下用了下力,和花农两个跑了过去。

  到了燕雀湖边,徐煜望了下远方巍峨起伏的紫禁城,如今皇宫后方在钟山脚下大肆开凿,准备扩建。虽说几经修缮,但还是没能彻底解决皇宫下沉的颓势,依着阴阳家等各方的预言,此乃绝后和丧败亡国的征兆。

  宣德皇帝又提出了迁都北平,但遭到了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对,理由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没几个人愿意跑到寒冷的北方居住,并且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毫无疑问已然越来越轻了。

  其实徐灏也很忌讳金陵短命王朝的历史事实,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痛苦记忆以及最大的耻辱,但是他从始至终没有想过迁都,因为历史上迁都北平,也没能改变什么。

  北平有气运嘛?还不是被满清、八国联军、日寇先后占领?总之徐灏在世时不打算支持迁都,至于后代迁不迁都,那是后代需要考虑的事情,眼下能不折腾就不折腾。

  朱瞻基没有朱棣一言九鼎的魄力,迁都对他来说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他是历史上决定迁都之人。毕竟现在的北平根本就没经过任何的扩建,除非他决定从无到有的倾半个中国之力,对一位守成的皇帝来说,不现实。

  在望湖楼一带寻觅一圈,徐煜没有发现穿闪缎长衫的,下了马,交给花农将马拴在柳树上,他信步走进了楼里,转了一圈,也没有这样的一个人。

  徐煜有些乏了,在靠窗的位置坐下,花农站在一旁,堂倌殷勤的送上脸布,徐煜抹了抹手,放在了桌上。

  花农交代几句,堂倌泡了一碗好茶和一盘瓜子,一盘干果。

  抓了一小把瓜子,徐煜又四下看了看,目光转向了窗外,见外面临水的亭子里摆着一张茶桌,地上堆着红彤彤的炭盆,坐着三个人,在那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