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制衡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幽幽一叹,“太子去上早朝。他很有些抱负,打算抬高内阁的威望,要提升阁臣的官位到一品,并要兼外廷尚书之职。我想咨询你,是否稳妥?”

  徐灏不假思索的道:“臣认为可行,殿下此举大善,诸位阁臣贤良又是有功之臣,殿下能如此尊敬和信任,必能使得登基前后的朝局平稳过渡,也会让文武百官安下心来。就是??”

  “就是什么。”张氏凝视着他,“都说出来,你在我面前顾虑什么?”

  徐灏苦笑道:“就是未免有些担心。殿下不论胸襟抱负还是眼光见识,皆酷似先帝,仁义温和又酷似陛下,臣敢断言他一定是位难得文武双全的君主,可是殿下只有一桩,爱玩!当然这不是缺点,毕竟殿下生长在盛世的环境下。”

  “这我清楚。”张氏说道:“他自小就喜欢摆弄蟋蟀呀瓷器书画什么的。常常一玩就是大半天,不耐烦处理繁琐事物。这一点别说远不及太祖和先帝,也没有陛下的耐心。可是他如今打算重用阁臣,想诸位大臣一定会帮他撑起朝政。相比之下,你担心什么呢?”

  徐灏轻轻说道:“制衡!臣并不担心大臣,不过制衡之道是必然的。最担心殿下采取重用宦官予以制衡,臣倒不是歧视宦官。就是怕重蹈历朝历代的覆辙,宦官可以依赖但绝不能重用,尤其是与大臣平起平坐。那势必造成阉党崛起,想方设法的蒙蔽帝王,大肆干涉朝政。”

  “那你说该怎么办?”张氏问道。

  “实话实说。”徐灏缓缓摇头,“难!只希望嫂子能不时提醒殿下,从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今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氏目光愈发柔和,因为徐老三的话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怀私心,话里话外没有为自己谋划一丝一毫。

  事实上,徐灏早在朱高炽登基的那一天起,就压根没想过要谋取权势,身份地位摆在那,拥有对帝王的影响力足矣,又何必画蛇添足的去掌控朝堂呢?那无异于取死之道。

  再说他早早就看透了封建帝制,任何改革无非是延缓其灭亡的时间而已。

  至于防范宦官崛起,也无非尽尽人事,那是朝堂行政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是人就有惰性和局限性,对朱瞻基而言,他无法做到祖宗的事必躬亲和保持旺盛的精力,太平皇帝也有自己的个人爱好,一面信任阁臣,一面提拔身边的亲信太监来监督。

  取缔太监乃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让帝王信任最容易控制的太监,同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一道中国古代的无解难题。

  明朝的败坏,宦官利用皇帝怠忽职守或不问政事,逐渐滥用帝王的权利,承受了来自后世的大部分责难,但大臣的个人操守和无休止的党争,吏治败坏军队**等等顽疾又何尝不是导致历史悲剧的原因呢?

  徐灏没有办法解决,也学不来毛太祖和小平同志的政治手腕,这方面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上辈子是个普通人,回到古代难道就不是普通人了吗?

  尽尽人事说出来就已经不错了,除了走一步看一步,还能做什么?

  干脆废掉朱瞻基自立为帝?先不说成功篡位的可能性,就算当了皇帝,你是搞君临天下还是三权分立还是自废武功玩君主立宪呢?

  只要搞政治就要面对一系列成出不穷的难题,终其一生永无休止,普通人是绝对玩不转的,也不要妄想自己无所不能,那样的人下场通常只有一个,自以为聪明实则就是被人摆布的大傻瓜,给人家做了嫁衣裳,自己却死无葬身之地。

  皇后张氏看不到未来,所以她没有徐灏的悲天悯人,也没有太多的担忧,仅仅是担心儿子能力不足。

  张氏心里牢记着丈夫的话,只要有徐老三和张辅二人在,这天下就翻不了个。(小说《平凡的明穿日子》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