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九十八章 陆家村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万岁碑,偷换概念,其实是供奉宋朝皇帝。因为他不知道若南宋没灭,当今圣上的年号该叫什么,反正有万岁碑就能得到安慰了,此外万岁碑也不会遭人猜忌。

  隔些时日。担心万岁碑萦了尘,要斋戒沐浴后,把牌子恭恭敬敬的请下来。刷洗的焕然一新。随着年纪越大,他对唯一的精神支柱也越依赖,也越对“大明”深恶痛绝。他反对有的人家把上供的“天地君亲师之神位”改为“大明高祖之神位”。

  对朱高炽的年号他也痛恨,可在文书契约等方面,必须要明朝的官府承认才具有法律效力,他无法反对写上洪熙某某年,但是在正式的祭祀大典上,或逢年过节祭拜祖宗时,却坚持写上大宋祥兴某某年,“祥兴”即最后的小皇帝年号,当时陆秀夫任左丞相。

  在他的后房,仍然保留着南宋时期当过官的祖宗传下来的“肃静”“回避”牌子,特别是有一只做工讲究的宋朝乌纱帽,还有那顶早已腐烂的四人抬大官轿。将近两百年的历史,每年都得把两块牌子和官服拿出来,晒一下太阳,洗涮干净,甚至把官轿抬出来休整一番,刷刷漆,不然早就散了架。

  似乎陆汉臣随时准备着听从大宋皇帝的召唤,要使用这些东西一样,后来见老赵家再登龙位无疑天方夜谭,也就不再每年举行一次清洗大典了,可他还是时常独自一人到那间房里去,抚摸那些神圣的东西,发一阵呆,最后叹息一回才出来。

  陆汉臣反对一切新的玩意儿,马车沙发钟表等等全都拒绝使用,用村里的绸缎或粗布做衣服,用村里造纸坊的黄色土纸写东西,看古色古香的线装书,点本地的桐油灯。

  只有一样东西做了妥协,那就是刚问世不久的火柴点火,实在比石镰和火石打火方便得多。至于新学,他更认为是亡国灭种之大患,虽然无力阻止官府办起来的国民小学,也无法阻止他陆氏大族的子弟去上学,去读“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和“天蓝蓝,水清清”这种肤浅之极又无聊的国文课本,但他有权利限定陆氏大族有身份,有教养的子弟,必须在以宗族名义用祠堂公产兴办的陆氏义学念书。

  徐灏对陆汉臣这样的顽固守旧老人很熟悉,时下有的是这样的老辈,一如民国时期那些怀念封建王朝的老学究。

  陆氏义学与徐族族学一样,老一辈几乎都对新学不屑一顾,讲大学中庸里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大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论语,“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的诗经,还有“气之情,上浮者为天,气之浊,飞沉者为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尽

  请收藏:https://m.diyi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